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设立于1978年,最初为“塑料成型工程”,所在学校是原轻工业部部属院校最早开设本专业的四所院校之一,1984年正式招收全日制本科生。为适应国家经济和行业的发展需求,1995年调整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2009年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2011年获批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7年河南省专业评估第一名,2019年入选国家、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5人,高级职称16人,具有博士学位18人,海外留学背景7人,工程背景23人(占比92%),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省教学名师、省教学标兵、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等高层次人才18人次,是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等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以“宏德博学、志存高远”作为业训,持续进行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及实践教学改革。在三十余年的教学实践中,本专业坚持“工艺-机械-模具”并重的课程体系,推进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倡导并践行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核心理念,通过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全覆盖的必修实践环节,以及开放实验室项目、大学生科技活动、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各类创新实践活动,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与创新意识,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目前,专业教师中具有工程背景教师占比92%,且依托本专业建设的“河南省表界面科学重点实验室”,积极引导教师将科研项目与成果融入到教学中,为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专业围绕“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的国际工程教育理念,积极进行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先后获批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获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专业主干课程《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获省级一流课程,《高分子材料成型工程》获省级精品课程,《高分子化学》入选省首批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高分子材料成型工程2》(模具)获省本科教育线上教学优秀课程一等奖,出版专著/教材16部,“新工科背景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范式探索与实践”获批第二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专业所依托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省一级重点学科、省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实验室面积1320 平米,教学设备总值1422万元。专业自创办以来累计培养本科生3900余名,毕业生遍布国内的高分子材料生产、成型加工企业和科研院所,如格力、海尔、美的、TCL、富士康、中财等多家国内著名企业等;截至目前已经有广州瀚东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贾国忠(郑州轻工业大学广东校友会会长)、郑州迪奥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荆文普和山东奇威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李文等为代表的一批自主创业者;学生就业率近三年均在97%以上,位居河南省高校前列,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始建于1977 年,是全国最早开设的三个“日用化工”专业之一,1983 年以“精细化工”专业正式招收全日制本科生,1998 年教育部专业调整时更名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专业于2007 年被列入河南省第一批特色专业建设点,2020 年获批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 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专业始终在“表面活性剂和日用化学品”等领域保持着鲜明的轻工特色,建有日化实验室和化妆品实训生产车间、拥有完备的日化产品理化指标、安全性和功效性的检测设备;始终将人才培养体系与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
专业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立足河南,面向全国,服务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备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工程科学基础和化工专业知识,勤奋务实,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能在化工及其他相关过程工业,特别是表面活性剂和化妆品等日化产品领域从事生产制造、研究开发、工程设计、质量控制和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截止目前,本专业在日化、中间体等精细化工行业从业的技术人员约1000人,其中约三分之一为行业企业老总、总工或行业骨干。
专业正在执行培养方案包括: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19版(2017修订版)人才培养方案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21版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建有一支以中原教学名师为核心的教学团队,现有专职教师21 人,其中,10人具有高级职称,18 人具有博士学位,81%的专业教师通过企业工程实践、横向项目和博士服务团等活动累积了丰富的工程经历。
专业所依托“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于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支撑专业办学的教学科研平台有“河南省高校化学化工基础实验示范中心”、“河南省表界面科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化工分离过程强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环己醇催化分离工程研究中心”和“郑州市精细化学品重点实验室”等。近三年本专业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0 余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6 项,省部级项目15 项,横向合作开发项目10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7 项,发表论文近50 篇,授权专利23 件。专业还与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尼龙科技有限公司建有河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拥有河南赞宇科技有限公司、新乡汇淼科技有限公司、瑞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10余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应用化学专业
应用化学专业始建于1985年的工业分析专业,1998年拓宽专业口径后改为应用化学专业。2011年入选河南省特色专业,2013年主持获批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2014年获批河南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7年河南省专业评估第一名,2020年入选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2021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河南省专业评估获批B类建设专业。
本专业现拥有专职教师17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人,具博士学位14人;包括河南省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具有国际学术背景3人。现有实验室面积960 m2,教学设备总值1000余万元。
专业立足社会发展需求,紧跟分析化学与材料化学发展前沿,坚持“手脑并用”的培养目标,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特色,积极发展校企合作,已发展成为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河南省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年来,本专业专职教师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省部级、地方及企业单位科研项目,其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分析与检测、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气敏传感及催化材料等。并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相关研究成果,取得多项省部级科研奖励。本专业就业形势良好,就业率达到95%以上,大部分毕业生已成为相关行业中的技术骨干或部门领导,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和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极高。
本专业目前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校外大学生工程实践项目承担单位、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河南省特色专业。依托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河南省表界面科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协同创新中心、郑州市分离分析与化学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省、市级重点学科和平台。专业教师主编省级以上规划教材16部,拥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近年来,本专业教师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项目12项,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项目1项,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3项,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2项,省级其他类科研项目7项;发表科学论文150多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河南省专利奖一等奖1项。
环境工程专业
环境工程专业成立于2003年6月,同年9月开始招收本科生,于2008年被评为省级二级重点学科。2014年获得“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依托我校,于2013年牵头建立了我省唯一环境保护领域 的“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创新中心)。
专业现有教师2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5人,在读博士2人,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1个,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1个,河南省科学技术学术带头人和全国模范教师1人。外聘教师4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
专业遵循高等教育培养要求,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方法。以“协同创新中心”为依托,摸索“政、产、学、研”四位一体模式下高校人才培养策略。通过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开放实验室等,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工科人才,强化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现有在校生200余人,硕士研究生15人。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在环保部门、高等院校、设计单位、跨国公司和环保企业中已成为管理、科技开发、技术服务的中坚力量。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国家大学生科技园杯”、“科技创业大赛”、“挑战杯”、“创青春”河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比赛中屡获殊荣。
以“协同创新中心”为依托,专业构建了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条件,拥有大型仪器总值1000余万元。近5年来,先后承担和参与了河南省重大公益项目、国家水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纵横项目20余项,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在本领域知名期刊,如Bioresource Technology、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Chemosphere等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被SCI、EI收录33篇,申请专利27项,其中授权5项,科技成果鉴定2项,并于2016年获批建立“中国轻工业污染治理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
在做好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同时,以事关我省国计民生与社会发展的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重大任务需求为牵引,在污水深度处理与再生利用、污染水体水质优化与生态修复、城市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提升了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为我省中原经济区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化学专业
化学专业是依托我校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系成立的新专业。2009年起面向全国招生,目前已有五届毕业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29人。该专业教学科研并重促进学科专业发展,根据化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对与相关问题进行理论和应用研究,其研究范围涵盖与化学相关的整个领域,并与化工、医药、材料、环境、能源等学科交叉渗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宽的专业归口。该专业主要学习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基础理论课程和有机合成、无机合成、现代测试技术等专业课程,培养具有良好科学文化素养,扎实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实验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通过培养使其能够适应现代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毕业后可在高校以及科研院所从事科研教学工作,或到医药、化工、材料、环保、商检、食品、生物、冶金、能源、农业等领域企事业单位从事科技开发和管理工作。
该专业经过几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具有老中青“传帮带”优良传统的高层次教学和科研队伍。现有专业教师36人(含外聘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6人,占总人数的44.4%;具有博士学位的31人,占总人数的86.1%;45岁以下青年教师26人,占总人数的72.2%。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洪茂椿,双聘院士),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全国优秀教师 1 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中原学者1人;河南省特聘教授1人;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1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2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2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2名,中国高被引学者1人,多人多次获得师德师风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在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大赛中,三位老师分获二、三等奖。近四年共承担省级教改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12项;发表教学改革论文18篇,出版教材及专著18部;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20项;发表科研论文20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41篇;JCR一二区合计78篇,影响因子大于4.0的59篇,多篇论文入选ESI高引用论文;获授权专利24项。专业教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以及河南省青年科技奖1项。